战区司令员和军种司令员同为正战区职,但二者的职能、话语权有明显的差别。根据“战区主战、军种主建”的要求,战区、军种同属军委直接领导,二者只是职能不同,没有高下之别。
一、都是正战区级,但分工不同
军种司令和战区司令都是上将军衔,直属中央军委。简单来说:
军种司令像“部队家长”,管各个军种的“吃喝拉撒”,从兵员招募、装备采购到日常训练都要管。比如陆军司令要操心全国陆军13个集团军的整体建设,小到细枝末节都得过问。
战区司令则是“前线指挥官”,专管打仗的事。比如东部战区司令要协调海陆空火箭军,在台海方向随时准备打仗,但手里的兵都是战区内各军种按照要求派来的强有力的“临时组合”。
二、战区主战、军种主建
军种司令的“主建”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管部队编制,陆军有多少个合成旅、海军有几艘航母等等都由军种来定。
管装备发展,新型战机研发、战舰下水都得按军种既定的规划来实施。
管人才培养,从新兵训练到军官晋升都要抓长远。
战区司令的“主战”同样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指挥联合作战,打仗时让陆军打头阵、空军掩护、火箭军远程打击。
制定战备方案,比如某一方向怎么布防、某个岛屿如何补给等等。
组织军事演习,练兵备战,开展战备演练检验部队反应速度。
三、平时和战时的差别
和平时期:军种司令更风光,掌握全军种资源,比如陆军怎么开展训练自己说了算;晋升机会多,军种内部有完整晋升体系,容易出高级干部;社会关注度高,比如国庆阅兵时陆军方队就是陆军司令的“成绩单”。
战时状态:战区司令说了算,可以调动战区内所有部队,比如东部战区司令能指挥驻福建的陆军、浙江的海军、江苏的火箭军联合作战;临时赋予指挥权,军委可能直接给战区司令下达作战命令;战功更容易显现,打赢了就是战区司令的成绩。
四、权力对比实例
装备调配:军种司令能决定全国陆军换装新型坦克,但具体给哪个战区配发要听战区司令需求。
人员调动:军种司令可以调动本军种干部,但跨军种调动必须军委批准。
经费分配:军种司令管全国军种建设费,战区司令只管本战区战备费。
总之,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军种司令和战区司令就像一个球队教练(军种)和主教练(战区),平时练兵归教练管,但比赛时主教练说了算。
民信配资-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-日照股票配资-低息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